溧阳智能制造高峰对话:科技驱动产业进步,品质塑造顶尖行业盛会

旋风数控网 数控铣床 2025-07-23 13:04:20 0

​痛点引入​

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,许多企业面临技术落地难、品质标准模糊、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挑战。如何通过科技与品质的双轮驱动实现突破?溧阳近期举办的智能制造高峰对话,以“科技驱动产业进步,品质塑造顶尖行业”为主题,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实践性答案。

溧阳智能制造高峰对话:科技驱动产业进步,品质塑造顶尖行业盛会


​科技赋能:从概念到产线的实战路径​

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​​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​​。此次对话中,专家指出三个关键落地方向:

  • ​工业互联网平台​​:溧阳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5G+边缘计算,将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0%;

  • ​AI质检替代人工​​:某汽车零部件厂商部署视觉检测系统,良品率提升至99.3%;

  • ​数字孪生预演生产​​:提前模拟生产线优化方案,降低30%试错成本。

个人观点:技术应用需“量体裁衣”。中小企业更适合模块化解决方案,而非盲目追求全链路改造。


​品质革命:标准与创新的平衡术​

品质不仅是参数达标,更是​​用户价值的精准传递​​。论坛披露的一组对比数据值得深思:

传统制造思维

新品质逻辑

符合行业检测标准

超越用户隐性需求

单一环节质量控制

全生命周期品控追溯

依赖老师傅经验

数据驱动的工艺优化

案例:某溧阳电缆企业通过​​材料分子级分析​​,将产品寿命从20年延长至35年,拿下国际订单。


​产业链协同:打破“信息孤岛”的三大策略​

为什么许多智能工厂仍存在协同效率低的问题?对话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:

  1. ​建立行业数据中台​​:溧阳政府牵头搭建的“制造云”已接入200+企业关键数据;

  2. ​动态产能共享​​: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闲置设备跨厂调度,利用率提升40%;

  3. ​人才共培计划​​:本地高校与企业联合开设“智能制造微专业”,年输送复合型人才超500人。

“未来的竞争是生态体系的竞争”,某参会企业CEO的这句话点明核心。


​中小企业破局:低成本高回报的实践指南​

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,专家建议分三步走:

  • ​第一步:关键设备智能化​​(如加装IoT传感器,成本可控制在5万元以内);

  • ​第二步:聚焦单品突破​​(案例:某溧阳阀门厂专注核电阀门数字化,市占率跃居行业前三);

  • ​第三步:加入区域联盟​​(共享检测中心、工业软件等资源)。


​独家数据洞察​

2025年溧阳智能制造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4.8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.2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​​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企业订单交付周期平均缩短27%​​,这印证了科技投入的直接商业价值。

未来三年,能同时驾驭“技术深度”与“品质温度”的企业,将成为行业新标杆。